☆395.第395章特立獨行
關燈
小
中
大
第395章 特立獨行
十三進來後照例先給康熙行了禮,被叫起之後才道:“皇阿瑪,眼下朝庭為掛田之事爭論不休,但眼看春耕在即,兒子以為該立刻擬定章程,讓百姓先將田地拿回去才成?不然春耕之後,涉及播種的谷種及人工,怕又是一番扯皮。”
康熙頓時心中甚慰,看來自己的兒子也不全是只知結黨之輩,一時間對十三說話的聲音都帶上了笑意:“哦,那你說說,這章程該如何定?”
“回皇阿瑪,九哥的提案就很不錯,讓戶部稍加潤色就可張貼出告示了。不過百姓識字的不多,還請皇阿瑪在聖旨中加一條,這告示下發到地方之後,讓識字的衙役給百姓們解釋一番。”
“不錯。”看問題的角度很在點子上,康熙大筆一揮,讓十三去擬告示。
十三琢磨了一夜,覺得這案子既然不是發生在京城,怕是百姓還識不到掛田對自己的危害。當即召了門人商議,最後將九阿哥流落民間發現邵家村田產差點被吞一案編成了戲曲。
令說書人和梨園廣為傳唱。
這種貴族間的故事最是為人所喜,加上又與自身有些許關系,不過三天,這故事便傳遍了京郊。
十三趁熱打鐵,督促翰林院的筆帖式擬了皇榜,拿到乾清宮蓋了康熙的大印之後火速發了下去。京中各處張貼之後,驛站也忙得不可開交,養得膘肥體壯的良駒為了盡快將皇榜送到全國各地,差點跑斷了四條腿。
朝廷給了百姓三個月的時間,讓他們自行解決因避田稅而引起的糾紛。不管是賣田的還是掛田的,三個月內憑著協議文書等物可去舉人家將自己的田地要回或買回,限期內這些協議文書有效。過了三個月,朝廷便只認田契上頭的名字。
早便說了,掛田的糾紛不是一起兩起,只是之前沒有舉人膽大到一口吞了三個村子的田地而已。宋家的兒子們大概是打著最後幹票大的的心思,哪想翻了車。
如今告示一出,百姓心中警鈴大作。雖然以後要交比租金多的稅讓他們很難過,但總比田地被人吞了好。
當然也有人舍不得的,認為舉人人品好信得過,但很快就會被其他人教育一番:“你傻啊,官府都不管了,人家吞了白吞,你還指望他人品好?退一步說,便是他人品真好,你能保證他長命百歲,他的兒子們人品也好?沒聽說江南邵家村那案子啊,便宜只占了三年,地就差點沒了,要不是運氣好,碰上義郡王,你看他們今年怎麽活?”
田地就是百姓的命根,被吞了土地,就只能佃田,可佃農又哪是那麽好做的呢?別的不說,萬一地主要加租,他們咋辦?
於是,京郊的百姓最先做出反應,排著隊拿著協議文書去舉人家要田。
舉人們失了發財的大進項,郁悶不已,但又不能怪朝庭,只能把宋舉人的兒子們罵得狗血淋頭,要不是他們貪得無厭,怎麽會鬧出這麽大的案子,逼得朝廷幹涉此事。
以後再想靠這個發財是不可能了,還是老老實實謀官吧。
而村民們到底為了不能掛田心疼不已,有些有遠見的家庭咬咬牙,決定勒緊褲腰帶也要給自家培養出個讀書人來。
便是不能像舉人似的免稅,能跟秀才似的免個五十畝也好啊。
只是誰都不知道,等官紳一體納糧出來,他們就又要傻眼了,當然,這是後話。
且說十三將皇榜張貼出去之後,明爭暗鬥的阿哥們全都懵了。相比於辦實事的十三,自己卻只知爭論,豈不是落了下乘?皇阿瑪又會怎麽想?太子倒是很高興,認為十三是為他解圍,只有四阿哥,冷著一張臉去了十三府上,卻被十三福晉兆佳氏告知,十三今兒一大早便出京辦差了。
至於什麽差事,去哪兒,她一概搖頭不知。
四阿哥越發郁悶,難自己這個最親厚的兄弟,也對自己有了二心嗎?
難不成他還一心想為太子效力?
簡直愚忠,他就看不出太子已經日薄西山了嗎?
老十雖然閉門在家,但與九阿哥有關的案子他卻依然上心,裘先生每日進府,告訴他掛田案的最新進展。這日得知十三去了江南,頓時扼腕不已,這種與九哥共同辦案的事怎麽就交給十三了呢?
裘先生受不了他一遇九阿哥的事就婆婆媽媽的勁兒,但正事還是得說:“十爺,十三爺之前,通政史淩大人已經去了江南,此案怕不單止掛田那麽簡單。”
“無事,九哥肯定能處理好的,裘先生,麻煩你幫爺挑幾個好手送去無錫。九哥不比爺,他武功沒學好,更需要人保護。”
裘先生:……
雖然覺得老十這舉動很是畫蛇添足,九阿哥那麽有錢,還能訓不出幾個暗衛嗎?
但他依然照辦了,皇家有這樣的兄弟情著實難得,即是十爺的一片心意,多餘些也無妨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十三進來後照例先給康熙行了禮,被叫起之後才道:“皇阿瑪,眼下朝庭為掛田之事爭論不休,但眼看春耕在即,兒子以為該立刻擬定章程,讓百姓先將田地拿回去才成?不然春耕之後,涉及播種的谷種及人工,怕又是一番扯皮。”
康熙頓時心中甚慰,看來自己的兒子也不全是只知結黨之輩,一時間對十三說話的聲音都帶上了笑意:“哦,那你說說,這章程該如何定?”
“回皇阿瑪,九哥的提案就很不錯,讓戶部稍加潤色就可張貼出告示了。不過百姓識字的不多,還請皇阿瑪在聖旨中加一條,這告示下發到地方之後,讓識字的衙役給百姓們解釋一番。”
“不錯。”看問題的角度很在點子上,康熙大筆一揮,讓十三去擬告示。
十三琢磨了一夜,覺得這案子既然不是發生在京城,怕是百姓還識不到掛田對自己的危害。當即召了門人商議,最後將九阿哥流落民間發現邵家村田產差點被吞一案編成了戲曲。
令說書人和梨園廣為傳唱。
這種貴族間的故事最是為人所喜,加上又與自身有些許關系,不過三天,這故事便傳遍了京郊。
十三趁熱打鐵,督促翰林院的筆帖式擬了皇榜,拿到乾清宮蓋了康熙的大印之後火速發了下去。京中各處張貼之後,驛站也忙得不可開交,養得膘肥體壯的良駒為了盡快將皇榜送到全國各地,差點跑斷了四條腿。
朝廷給了百姓三個月的時間,讓他們自行解決因避田稅而引起的糾紛。不管是賣田的還是掛田的,三個月內憑著協議文書等物可去舉人家將自己的田地要回或買回,限期內這些協議文書有效。過了三個月,朝廷便只認田契上頭的名字。
早便說了,掛田的糾紛不是一起兩起,只是之前沒有舉人膽大到一口吞了三個村子的田地而已。宋家的兒子們大概是打著最後幹票大的的心思,哪想翻了車。
如今告示一出,百姓心中警鈴大作。雖然以後要交比租金多的稅讓他們很難過,但總比田地被人吞了好。
當然也有人舍不得的,認為舉人人品好信得過,但很快就會被其他人教育一番:“你傻啊,官府都不管了,人家吞了白吞,你還指望他人品好?退一步說,便是他人品真好,你能保證他長命百歲,他的兒子們人品也好?沒聽說江南邵家村那案子啊,便宜只占了三年,地就差點沒了,要不是運氣好,碰上義郡王,你看他們今年怎麽活?”
田地就是百姓的命根,被吞了土地,就只能佃田,可佃農又哪是那麽好做的呢?別的不說,萬一地主要加租,他們咋辦?
於是,京郊的百姓最先做出反應,排著隊拿著協議文書去舉人家要田。
舉人們失了發財的大進項,郁悶不已,但又不能怪朝庭,只能把宋舉人的兒子們罵得狗血淋頭,要不是他們貪得無厭,怎麽會鬧出這麽大的案子,逼得朝廷幹涉此事。
以後再想靠這個發財是不可能了,還是老老實實謀官吧。
而村民們到底為了不能掛田心疼不已,有些有遠見的家庭咬咬牙,決定勒緊褲腰帶也要給自家培養出個讀書人來。
便是不能像舉人似的免稅,能跟秀才似的免個五十畝也好啊。
只是誰都不知道,等官紳一體納糧出來,他們就又要傻眼了,當然,這是後話。
且說十三將皇榜張貼出去之後,明爭暗鬥的阿哥們全都懵了。相比於辦實事的十三,自己卻只知爭論,豈不是落了下乘?皇阿瑪又會怎麽想?太子倒是很高興,認為十三是為他解圍,只有四阿哥,冷著一張臉去了十三府上,卻被十三福晉兆佳氏告知,十三今兒一大早便出京辦差了。
至於什麽差事,去哪兒,她一概搖頭不知。
四阿哥越發郁悶,難自己這個最親厚的兄弟,也對自己有了二心嗎?
難不成他還一心想為太子效力?
簡直愚忠,他就看不出太子已經日薄西山了嗎?
老十雖然閉門在家,但與九阿哥有關的案子他卻依然上心,裘先生每日進府,告訴他掛田案的最新進展。這日得知十三去了江南,頓時扼腕不已,這種與九哥共同辦案的事怎麽就交給十三了呢?
裘先生受不了他一遇九阿哥的事就婆婆媽媽的勁兒,但正事還是得說:“十爺,十三爺之前,通政史淩大人已經去了江南,此案怕不單止掛田那麽簡單。”
“無事,九哥肯定能處理好的,裘先生,麻煩你幫爺挑幾個好手送去無錫。九哥不比爺,他武功沒學好,更需要人保護。”
裘先生:……
雖然覺得老十這舉動很是畫蛇添足,九阿哥那麽有錢,還能訓不出幾個暗衛嗎?
但他依然照辦了,皇家有這樣的兄弟情著實難得,即是十爺的一片心意,多餘些也無妨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